儿童少年都希望成为集体的一个部分。许多自闭症孩
子也有参 与集体游戏的要求。但是,由于自闭症孩子在社会游戏能力方面的 障碍,所以经常为其他孩子所排斥。其结果,往往是自闭症孩子在社
会游戏能力方面更为落伍。要打破这种恶性循环,教师的适当干预 是非常必要的。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旧金山校区的潘美拉?华芙柏格 博士(Pamela
Wolfberg)大力提倡并以实验来验证的互动游戏集体 的教育模式,是一种在集体环境中培养自闭症儿童社会游戏能力的
干预方法。下面,我们就根据华芙柏格的模式,并综合其他来自临床 和实验的有效方法,对与在集体环境中培养自闭症儿童社会游戏能 力有关的问题进行讨论。
从事特殊教育的老师往往有机会在集体环境中培养自闭症儿 童的社会游戏能力。与在家庭环境中培养孩子社会游戏能力的情
况相似,教师在组织集体游戏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游戏伙伴、游戏环 境与游戏玩具这三个方面。这里所说的游戏伙伴,主要是指正常
发展的儿童。在兴趣和爱好方面,这些正常发展的儿童最好与自 闭症儿童有着某些相似之处。在数量比例上,一对一的正常发展
儿童对自闭症儿童的比例就可以了。当然,正常发展儿童比自闭症儿童略多一些也是可以的。这样,他们可以在教者的指导下轮 流与自闭症儿童玩。
从环境方面来说,学校里的教室或者少年宫内的活动室都是培 养自闭症儿童社会游戏能力的理想场所。从提供结构性的方面来
说,室内的场所比户外的场所好,而相对小一点的房间比面积空旷的 大房间更好。其中的一个原因在于,有许多自闭症儿童都有好动容
易分心的问题。小一点而又不至于太拥挤的室内场所有利于帮助自 闭症儿童克制由分心而导致的游离于集体。
在游戏材料方面,教者要选择有助于孩子们分享和共用的玩具。 积木、橡皮泥和各种棋类等都是较好的选择。因为孩子们可以用此
进行社会性的游戏。如果教师能够准备一些可以用于模拟生曰派 对、新年晚会等社会活动的材料,也是非常合适的。对有些只能给一
人玩的玩具如个人电玩游戏机和主要符合个人兴趣的书籍等,在这 种场合中可以有所限制。
社会性游戏的技能可以包括自闭症孩子主动要求与其他孩子 玩、轮流分享玩具以及按照顺序参与活动乃至恰当地中止游戏活动 等等。对许多自闭症孩子来说,这里的每一方面都需要有计划的干 预。从方法上说,按照教师参与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直接干预和间 接干预两大种类。
在直接干预的情况下,教师往往要亲自动手帮助自闭症儿童参 与社会性的游戏。对于社会游戏能力较低的自闭症儿童来说,直接
干预比较有效。干预的目标是让自闭症儿童在语言提示、形体辅助 和其他帮助的条件下,接近其他孩子并善始善终地与其玩。为此,教
师可以采取以下的一些方法。
首先,教师选择自闭症孩子喜欢的活动作为训练背景,并且选择 会配合的同伴参与训练。例如,小钢是个年龄为五岁的自闭症孩子
而喜欢用积木搭房子。玲玲然与他年龄相仿但善解人意。教师先
个别地问玲玲是否愿与小钢玩用积木搭房子的游戏,在得到她肯定的回答后便选她作为小钢的游戏伙伴。
其次,教师用语言提示和形体辅助帮助自闭症孩子接近其他孩
子。在游戏时间内,教师可以走到小钢身边对他说:“小钢,去和玲玲一起用积木搭房子吧。”然后把小钢引导到玲玲身边并教小钢对其
说:“你要玩造房子游戏吗?”教师这时用眼睛看着玲玲,以增加她与 小钢配合玩游戏的可能性。必要的话,教师还可以示范如何以积木 来搭房子。
然后,教师提供必要的帮助以使得自闭症孩子与游戏伙伴的活 动有始有终。有些自闭症孩子在自己玩过玩具而轮到别的孩子玩玩
具的时候就转身走了。尽管由自闭症所造成的对他人活动和感受的 不感兴趣是可以理解的,但其结果却可能使得别的孩子以后不愿再
与自闭症孩子玩了。所以,教师有时要提醒自闭症孩子不仅要能够 自己玩,而且也要能够看着其他孩子玩。例如,当轮到玲玲用积木搭
房子的时候,教师对小钢说:“你看,玲玲搭的房子好不好?”当然在开 始时,这种互相配合在时间上以简短为宜。
最后当活动结束时,教师可以提醒自闭症孩子要有一定的表示, 然后才离开。例如在小钢和玲玲轮流玩了积木后,教师可以教小钢
对玲玲说我们以后再玩吧。”然后,两人才分别去找其他的活动。 必要的话,教师也可以用形体辅助的方法,促使自闭症孩子在说了这
些结束活动的话语之后,才转身离开。
在培养自闭症儿童社会游戏能力过程中,教师的间接干预可以 包括教师的解释与影随。这些方法对于已经有一定社会游戏能力的 自闭症儿童来说,更为合适。
在社会游戏能力过程中的教师解释可以促进正常发展的儿童和 自闭症儿童之间的互相理解。例如,自闭症儿童在主动要求与其他
孩子玩的方面往往有比较大的困难。有时候他们即使有一定的主动 性,也是比较隐晦不易被其他孩子察觉。例如,玲玲在用玩具照相机
拍照。小钢对玩具照相机也感兴趣。他凑近玲玲看着她的玩具照相机。这时,教师可以向玲玲解释小钢的兴趣和意图而说玲玲,小钢
要和你一起玩照相机。”玲玲理解了小钢的要求。也许她会为小钢拍 照,或者让小钢为她拍照。这样,通过教师的解释,孩子们便玩到了 ——起。
教师的另外一种间接干预可称为影随(shadow)。顾名思义,在 影随的情况下,教师会或近或远地跟随着自闭症孩子。这种干预的
前提,是自闭症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游戏能力。但是,孩子能否运用 这种能力与其他孩子玩到一起还是个问题。而教师的影随,可以在
这两者之间搭起桥梁。例如,一个自闭症孩子已经知道“在游戏中要 依次轮换玩玩具”的道理。但他有时候会一人拿着一辆新到的玩具
火车开个不停,而使得其他游戏伙伴很不髙兴。这时候,跟着他的教 师就会提醒地说:“小朋友们在等着玩火车呢,而等他把火车让给别
的孩子玩以后,老师又会与他拉开一定的距离。这样,自闭症孩子与 其他儿童的社会性游戏,可望慢慢趋于自然。
应该指出,对于同一个自闭症孩子,教师可以交替使用直接干预 和间接干预的各种方法。只有根据具体的情况而采用特定的干预方 法,才能更为有效地在集体环境中培养自闭症儿童的社会游戏能力。
华芙柏格博士在其1999年的报告中,详细地描述了三位自闭症 儿童通过互动游戏集体的教育模式而在各个方面发展提高的过程与
结果。这三位自闭症孩子在五岁左右进入互动游戏集体接受干预的 时候,都有着常见于自闭症孩子的种种社会交流方面的缺陷。经过
华芙柏格用互动游戏集体的教育方法对他们长期的培养,这三位自 闭症孩子的独立游戏能力和社会游戏能力都有明显提高。不仅如
此,他们的社会技能和语言水平也随着游戏能力的提高而相应发展。 华芙柏格对其进行长期追踪研究的结果表明,这三位自闭症孩子到
了十一岁以后,都能够进行各种集体活动,有各自的朋友圈子和功能 性的表达语言能力。他们的情绪和行为,也都比较稳定和正常。由
此可见,在集体环境中培养自闭症儿童的社会游戏能力,是一种有希望的干预方法。
注:本稿件来源于《用当代科学征服自闭症》一书,125页;本文仅作科普公益宣传之用,欲知详情,请购买正版图书。